約翰迪爾用戶王茂林:困境中的堅守
受父親影響,注重品牌
初中畢業(yè)后,王茂林便開始在父親開辟的荒地中放牛、放羊,農忙時再幫父親開拖拉機翻地。那時的王茂林,年輕氣盛,一心只想要一輛摩托車。而父親卻將家里的大多積蓄拿來買了一臺價格比別人家貴上近一萬塊錢的背負式收割機。90年代末,一萬塊錢對任何家庭來說都不是一個小數目。
當時年少的他,對父親的做法并不能理解。“別人家不都是用那種便宜的收割機嗎?都出廠了,還能有什么問題?”他曾經這樣與父親爭辯,而父親為他上了關于農機的課,價錢不應該作為購買農機的標準,首先應該注重的是質量。
沒過兩年,他便深刻理解了父親這句話的含義。與父親同時購買的便宜收割機,開始不斷出問題,甚至耽誤了農活。而父親的到現(xiàn)在都還能正常使用。
現(xiàn)如今,再回想當初,王茂林感嘆,正是父親當初的選擇,為自己購買臺約翰迪爾拖拉機,再到現(xiàn)在組建約翰迪爾機群,賺來了桶金,“如果不是父親選擇的那臺機器,就不會有我后來這么大規(guī)模的機隊了。”
到二十世紀初,王茂林逐漸從父親手中接過了機手的接力棒,與機手身份共同承接過來的是父親對質量和品牌的看重,以及父親對農機的豐富經驗。
2003—2004年,是王茂林作為機耕服務機手名聲初顯的兩年。由于耕地又細又平,附近的種植戶都開始找他翻地,業(yè)務量陡然翻了幾番。“因為父親告訴我,要做好營生,才有發(fā)展希望。”對機器的了解以及對服務的負責,使得王茂林獲得了當地人的信任。
2006年,由于業(yè)務量的繼續(xù)增大,以往的機器已經不能滿足作業(yè)需求,王茂林決定再購買一臺功率較大的拖拉機。
而對于買什么樣的拖拉機,王茂林并不曾有任何猶豫。“當時也有人買那些雜牌的,但我看著都不好。”對于雜牌機,王茂林并不“感冒”。相反,他看上了約翰迪爾804。其實,在這之前,王茂林并不了解約翰迪爾品牌,通過到現(xiàn)場的一番考察,王茂林看著這臺804“軸距大又結實”,當即便付款提貨。
804并沒有令王茂林失望,在接下里的幾年作業(yè)季中,并未出現(xiàn)任何大的問題,而直到現(xiàn)在,這臺804仍在服役。
2008年到2009年,王茂林接連買了3臺約翰迪爾904拖拉機,“當時,904已經比其他國產機貴了一萬多塊錢。”王茂林回憶到,但父親傳承給他的品牌意識,已經根植于心,加之約翰迪爾拖拉機的結實耐用,所以從這3臺機器開始,約翰迪爾成了王茂林心中那一抹不可替代的迪爾綠。